.传统方法:
首先什么是菌落总数呢?
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(如需氧情况、营养条件、pH、培养温度和时间等)每克(每毫升)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。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,即在需氧情况下,37℃培养48h,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,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、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,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,故难以繁殖生长。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,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,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,需氧菌数等。
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,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,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。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。
菌落总数的测量方法是什么?
检验方法参见:GB4789.2-2010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》
菌落总数的测定,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,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,在一定温度下,培养一定时间后(一般为48小时),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,依据稀释倍数,计算出每克(或每ml)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。
基本操作一般包括:样品取样(无菌取样袋)--样品的稀释(重量稀释器)--均质器提取(拍击式均质器)--倾注平皿(全自动螺旋接种仪)--培养48小时(培养箱)--计数报告(全自动菌落计数器)。
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,从检样处理、稀释、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,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,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,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,稀释液的振荡幅度、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。
.测试片法(快速检测菌落方法之一)
测试片检测方法有操作简单,检测周期短等优点,它一旦投入使用,将大大缩短检测周期,简化实验操作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收益,目前已被国内很多食品工厂所认可并使用。位列美国前100强的80多家食品厂,都在使用3M Petrifilm™测试片来进行微生物的检测。
Petrifilm™测试片是美国3M公司发明的一种进行菌落计数的干膜,采用可再生的水合物材质,由上下两层薄膜组成。上层聚丙烯薄膜含有粘合剂、指示剂及冷水可溶性凝胶;下层聚乙烯薄膜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琼脂培养基。细菌在测试片上生长时,细胞代谢产物与上层的指示剂TT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将指示剂还原成红色非溶解性产物三苯甲,从而使细菌着色。故测试片上红色菌落判断为菌落总数。具体方法详见行业标准SN/T 1897-2007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Petrifilm™测试片法。
.荧光检测法(快速检测菌落方法之一):我们另行开文讲述...(敬请期待哦——Θ——)